古似鳥龍:恐龍家族中的“博爾特”(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據中國古動物館:如果有人問你人類家族中最能跑的人是誰?你會想到誰?也許小朋友們不知道這個人!其實人類家族中最能跑的鳥龍人是牙買加的尤塞恩·博爾特(號稱“小飛人”)。100米跑下來,恐龍貴陽(小姐上門)找小姐聯系方式vx《1662-044-1662》提供外圍女上門服務快速選照片快速安排不收定金面到付款30分鐘可到達他只用了9.58秒,家族相當于每小時37.6千米。博爾特
你們肯定認識很多很多恐龍吧?鳥龍但是,你們知道恐龍家族中最能跑的恐龍是什么龍嗎?
中國不但是世界上的恐龍發現大國,還是家族世界恐龍研究的大國。截止到2019年12月,博爾特中國已經研究命名的鳥龍貴陽(小姐上門)找小姐聯系方式vx《1662-044-1662》提供外圍女上門服務快速選照片快速安排不收定金面到付款30分鐘可到達恐龍有322種,數量居世界首位。恐龍在中國恐龍大家族中,家族最能跑的博爾特恐龍很可能是——古似鳥龍(Archaeornithomimus)。有人問了:是鳥龍就“是”吧,還“很可能”干什么?恐龍道理也簡單:因為恐龍化石保存得經常不完整,所以關于“最快”“最大”“最重”等等的“最”的評選,都是基于較多的推測,不同人會有不同的看法。而科學家們常常對“最”怎么樣不感興趣,而對它們的具體特征、分類、行為習性、生活環境等等更為關注。
其實我的全名叫亞洲古似鳥龍,是確定古似鳥龍的模式種。什么是模式種?模式種就是幫助人類確定新發現的恐龍屬于什么類群,以后發現的恐龍化石可以根據與我對比來確定是不是古似鳥龍。
古生物學家后來又在烏茲別克斯坦境內發現了一種和我很像的恐龍,經過研究命名為“貝斯克提古似鳥龍”。從此,我就不是孤零零的一種啦!在更高級別的分類中,我們古似鳥龍都被科學家歸入了獸腳類恐龍的“似鳥龍科”,“科”的英文是Family,就是一個大家庭的意思了。我們這個大家庭的成員曾經分布在亞洲和北美洲。這也證實在我們生活的時代(9200萬年前至6600萬年前),兩個大洲是連接在一起的,我們可以來回串串門,但現在二者之間被一道白令海峽分隔。
我們似鳥龍大家庭的成員,長得都很像鴕鳥,但我們有一條很長的大尾巴用于保持身體平衡;所以在奔跑的時候,我們都是頭伸向前方,而不是像鴕鳥那樣“昂首挺胸的”。但有一點與鴕鳥是相同的,我們都是兩條腿走路,而且大腿肌肉非常發達,小腿比大腿長不少,所以非常適于奔跑。我們被稱為“恐龍中的鴕鳥”,恐龍中的“博爾特”。其實鴕鳥的最大速度能達到每小時72千米,而我們似鳥龍家族中的“快腿”大哥是加拿大的似鴕龍(Struthiomimus),它的速度推測為每小時50-80千米。我們古似鳥龍稍微弱一些,大概能跟博爾特拼一拼速度吧!
為了能更好地適應生存環境,我什么都吃,不挑食,從植物、果實、蛋到小型哺乳動物,都是來者不拒,就像人類一樣是雜食性。我的體長可以達到3.4米,體重45-91千克,比本家族中的似鳥龍和似鴕龍都小一號。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雖然名字里面有個“似鳥”,但那個“鳥”是擅長奔跑的鴕鳥,我們是不會飛的,不會飛,不會飛……
我生活在9600萬年前中國的內蒙古地區(當然我的兄弟貝斯克提生活在烏茲別克斯坦境內),這時候已經進入白堊紀晚期了。大家知道,在距今6600萬年前發生了白堊紀末生物大滅絕事件。你覺得,如果我活到了那個時候,憑我的快腿,能否躲過那場大災難呢?
經過科學家們千辛萬苦的尋找和發掘,我的骨架化石終于重見天日啦!
等等!小朋友們,你們是不是不知道去哪里看我的骨架化石???
現在我的骨架化石就在中國古動物館和內蒙古自然博物館展出。趕快來博物館跟我合影吧!
這就是我!古似鳥龍!
每周六19:30直播課堂
電腦網頁登錄https://live.polyv.cn/watch/1466813
(直播間名額有上限,不用報名,先到先得)
活動策劃
指導單位:中國古脊椎動物學會
主辦方:中國古動物館
協辦方:睿宏文化院士專家工作站
北京微創博志教育-W博士玩科學
中國古脊椎動物學會科普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