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甚至將網易云音樂列為“過去十幾年做的訊牽較大貢獻”的兩款產品之一。從2013年產品發布,制未之路走到2017年4月宣布完成獨立A輪融資,該何估值達到80億元,網易幾乎每一次重大活動丁磊都會到場站臺。云音
盡管帶來的樂年收入遠不及游戲或電商,且仍需要不斷增加投入,版權被騰但作為網易月活最高的訊牽App,網易云音樂已經不再是制未之路走從前那個小眾音樂的聚集地,而成為很多人手機中必備的該何一款應用。
而這一切都源于丁磊的網易音樂夢想,源于他對分享的渴望。

2000年網易在美國上市時的丁磊
丁磊的音樂夢想
2000年網易上市以后,《人民日報》記者問丁磊,上市以后有了錢,最想做的是什么事情?“我毫不猶豫地告訴他想做一家唱片公司”。
不過,一直到“iPhone重新定義了手機”,丁磊看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新機遇,才在高管們的不理解聲音中,決定要做音樂。
網易云音樂從誕生開始就不是沖著“本本分分”做好一款音樂播放器去的,而是西安找國內小姐(高端外圍服務)vx《189-4143》提供外圍女上門服務快速選照片快速安排不收定金面到付款30分鐘可到達將歌單和分享”作為產品的基礎。
丁磊將其定位為“移動音樂社區”,希望網易云音樂以社會化發現與分享的方式,重新定義音樂體驗。在2013年發布會現場,丁磊表示,“網易云音樂實現了我十多年的音樂夢想,這是一個顛覆性的新產品,也是又酷又好玩的音樂應用!”
2017年4月,數據顯示,網易云音樂平均每天產生42萬個歌單,優質歌單(超過100人收藏的歌單)數量超過2億份。“現在歌單已經變成了一種生產力工具。” 網易云音樂CEO朱一聞表示,歌單甚至在更廣泛的范圍內替代了“音樂集錦”,滿足不同場景的需求。

丁磊的網易云音樂賬號
除了推薦歌單的形式,網易云音樂上一些相對小眾的歌曲也成為了打破網絡音樂版權壁壘、吸引最初一批用戶的重要法寶。
丁磊在一周年慶典上就號召各界加大對原創音樂的關注,并提出率先投入巨資,支持原創音樂和獨立音樂人。此后網易云音樂不斷加大投入,2016年底推出獨立音樂人扶持計劃,計劃在一年內投入2億元,從資源推廣、投資專輯、增加演出等7個方面對獨立音樂人進行扶持。
通過音樂平臺,越來越多的獨立音樂人得到認可,甚至走入公眾視野。2017年,經過《歌手》節目得到廣泛關注的趙雷發布了新專輯《無法長大》,在網易云音樂、QQ音樂、蝦米音樂等平臺進行數字專輯銷售,其中網易云音樂售出超過20萬張,占全部平臺總銷量的近60%。
截至2017年,網易云音樂平臺上已經有超過4萬個獨立音樂人,上傳原創音樂作品超過80萬首。另一方面,大量獨立音樂人的活躍,也讓網易云音樂有了創造版權的可能,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其在現有音樂市場中獨家版權的短板。
加大版權投入
由于入局較晚,網易云音樂在成立之初,版權問題一直遭到詬病。在2014年前后,還與QQ音樂、酷狗等平臺展開了多起版權糾紛,雖有互訴,但在數量上網易云音樂完全被壓制。
據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QQ音樂已有超過800萬首版權歌曲,其中包括了杰威爾音樂、華納音樂等知名唱片公司的獨家版權。騰訊還曾因為侵權等問題,一度關閉了網易云音樂在微信中的分享接口。
2015年7月,國家版權局發文,要求各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作品,成為了版權大戰的轉折點。僅僅3個月之后,騰訊網易宣布達成版權戰略合作,QQ音樂向網易云音樂轉授音樂版權150萬首。
然而從騰訊手中轉授的版權始終是網易云音樂的巨大隱患。2017年8月,雙方合作瓦解,全球三大唱片公司的全部歌曲又再一次沒有了版權,盡管網易云音樂稱“平臺下架歌曲的數量約占曲庫總量1%”,但不少用戶發現歌單中許多熱門歌曲都變成了灰色,無法正常播放。
與此同時,因為吳亦凡等歌手音樂存在侵權情況,騰訊又再一次將網易云音樂訴至法院,相關案例多達9宗,涉及200多首華語樂壇知名歌手的暢銷歌曲。
2017年9月,國家版權局約談了國內主要網絡音樂服務商,要求全面授權廣泛傳播音樂作品,避免采購獨家版權。并在版權局推動下,騰訊音樂與網易云音樂于今年2月相互授權音樂作品,達到各自獨家音樂作品數量的99%以上。
隨后,網易云音樂從阿里音樂手中接棒,獲得華研國際版權,轉身又與阿里達成版權互授合作,取得了滾石、S.M.、BMG等公司歌曲版權。

網易云音樂先后與騰訊阿里達成合作
盡管經過多方授權后,網易云音樂的曲庫迅速增多,但版權紛爭依然沒有停歇。4月1日,因未與版權方達成續約,網易下架了全部周杰倫的音樂,與此同時騰訊也沒有獲得華研國際等音樂授權,在99%音樂相互授權的今日,剩余的1%或許才是精華。
網易云音樂在聲明中提及“網易每年都斥巨資購買版權,但因為互聯網平臺的資源封鎖式競爭,發生過數次網易云音樂無法正常購買版權。”
另外,相對于QQ音樂、阿里音樂背后分別有騰訊視頻和優酷的支持,網易云音樂內容生產的能力較弱,只能尋求與三大視頻網站的另一家——愛奇藝結盟,雙方于2017年12月達成戰略合作,網易云音樂也順勢拿下了《偶像練習生》的獨家音樂版權。
盡管如此,相比起QQ音樂坐擁TFBOYS、李宇春、張藝興、鹿晗等頂級流量,網易云音樂在吸引粉絲方面做的仍遠遠不夠。要知道,僅李宇春的專輯《流行》,就在QQ音樂賣出了超過110萬張,總收入達2000萬,這與趙雷等獨立音樂人的專輯銷量完全不在一個量級。
對于目前版權格局,朱一聞認為,版權壁壘模式并不健康,這種模式不長久,后期還要靠運營和內容。但處于競爭狀態下,“我們必須拿到的(版權)還是要拿。”
財報中的數字證實了這樣的投入。網易2018年前兩個季度的財報顯示,郵箱及其他業務毛虧損同比上升,其中重要原因就是確認了較高的版權費用。
商業化嘗試
除了努力補齊版權短板,網易云音樂還積極探索邊界,尋找更多的商業化機會。
今年3月,網易云音樂宣布將投入數千萬現金扶持原創短視頻,每月幫助1000位視頻創作者在網易云音樂獲取千元收入,并給予每日視頻版塊超過百萬的曝光量扶持。
對于短視頻的戰略地位,網易音樂副總裁丁博表示,短視頻和音頻類的收聽高峰不同,時間段是區別開的,用戶的這兩種行為相對獨立,所以不會影響收聽習慣,而短視頻的方式可以提高用戶活躍度。
“短視頻對音樂的解讀是另外一種方式的具象化,可以提供更多的感受,吸引一些獨特的用戶使用音樂的產品。”丁博介紹說,目前來看短視頻業務方面的數據增長是比較明顯的,未來在廣告儲備方面有更好的想象空間。新浪科技發現,前20條短視頻中有3條廣告內容,但經多次刷新顯示,廣告內容較為固定。
網易云音樂從未公布短視頻的相關數據,但將其放在繼音樂后的第二個標簽,足以見得網易云音樂的態度。不過短視頻的內容質量參差不齊,其中大多為網絡視頻的二度創作,其中還有騰訊視頻獨播的《拜托了冰箱》、芒果TV獨播的《快樂大本營》等綜藝片段,存在侵權嫌疑。

網易云音樂App中的短視頻板塊
為了能更好“造血”,網易云音樂還積極嘗試進軍線下市場。2017年底,與口碑達成平臺合作,推出“萬有引力計劃”,計劃打通線上雙方產品,并向線下10000家口碑商戶滲透,用音樂+生活,增加吃喝玩樂場所的黏性。落地之后,用戶可以通過口碑中點歌臺和個性化音樂推薦,通過投票選擇餐廳的背景音樂。
此外,網易云音樂還在不斷拓展邊界,不僅與屈臣氏推出線下主題店,還與亞朵在成都打造了一間“睡音樂”主題酒店。
這家酒店中按照樓層打造了古典、民謠、爵士、電音四個主題,并按照相應主題注入了豐富的音樂元素。此外,房間中還設有網易云音樂相應的歌單,未來還將打通房間內音響與用戶的網易云音樂賬戶。
據各大旅游平臺的數據顯示,該酒店的普通房間大概在429-609元之間,但增加了音樂元素,搖身一變成為主題房之后房價立即飆升,同樣大小的房間至少漲了近300元。用戶評論中,大多圍繞普通房間進行,鮮少出現主題房的身影。
原網易市場部總經理袁佛玉表示,網易云音樂希望能將過去五年累積的能力和資源做到更廣泛的有效延伸和應用。“與亞朵酒店的合作,是網易云音樂線下場景賦能戰略的成功實踐,是拓展泛娛樂文化產業邊界,探索更多元商業模式可能性的重要一步。”

“睡音樂”主題酒店
網易CFO楊昭烜在第二季度電話會議中透露,網易云音樂注冊用戶已經超過5億,但仍處于投資初期,目前聚焦的不僅僅是商業化,主要發展要務仍是提高市場規模,保持用戶美譽度和認知度的領先。
但與此同時,獨家版權的相對缺失,多數熱門歌曲依靠騰訊的轉授,仍是網易云音樂懸在頭上的一把劍。另一方面,在版權意識和付費意識逐步提升的今天,像周杰倫事件的發生無論對版權方還是對用戶都會產生不良影響。
在5周年之際,網易云音樂在線上發動了“初心號”,感恩用戶的陪伴,然而隨著體量的不斷增大,如何能進一步追趕與騰訊音樂的差距,獲得更多的利潤空間,甚至最終走向分拆上市之路,都是對網易云音樂更大的考驗。